在線客服
1993713816
近期,國內外棉花期貨走勢明顯分化,ICE棉花在基金買盤推動下不斷創新高,而國內棉花上漲則顯得艱難,屢屢沖高回落。盡管消息面上,新冠病毒疫苗將很快落地的消息支撐棉花后期需求恢復,ICE棉花仍有沖高的動力,但國內需求淡季來臨、內外棉差價高企、儲備棉輪入難以立即實施等原因限制了國內期貨的漲幅。后期即使ICE棉花繼續走高,國內棉花在前期高點15300元/噸將會遇到強阻力,創新高的難度仍很大。
內外棉花價差高 儲備棉輪入難度大
輪入政策規定,“輪入期間,當內外棉價差連續3個工作日超過800元/噸時,暫停交易”,而國內外棉花差價自10月15日就開始迅速拉大,截至目前也達不到輪入價格標準。如果在后期的價格上漲中,國內棉花期貨漲幅與ICE棉花漲幅一致,那么新疆棉的輪入將會繼續擱置。在輪入暫時難以兌現之下,市場供給增加,勢必會壓制棉價上漲。
國內外棉花差價回歸800元/噸以內,將會有兩種可能性:一是國內棉花滯漲,而ICE棉花繼續大幅上升;二是國內棉花下跌幅度較大,而ICE棉花跌幅較小或者盤整。如果按照國內棉花上漲至15300元/噸計算,漲幅需要達到5.3%以上,ICE棉花漲幅則需要達到7.3%以上,即79.2美分/磅才有可能啟動輪入工作,現在看難度有點大。
海外訂單后勁不足 需求仍然疲軟
9月底至10月初,海外紡織訂單的暴增讓棉花價格大漲,市場傳聞部分企業訂單排到了明年。但實際上只是個別現象,11月后海外訂單明顯不足,歐洲疫情二次爆發后,由于擔心圣誕節需求不足,部分海外訂單直接違約、放棄定金,導致紡織大國如印度、孟加拉國和我國訂單銳減,旺季不旺現象很明顯。
從10月份海關公布數據可以看出,2020年10月我國出口紡織紗線、織物及制品116.62億美元,同比增加14.84%,但環比減少11.3%;10月我國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31.81億美元,同比上漲3.7%,環比減少13.4%,明顯后勁不足。
棉花季節性需求已經開始減弱
從棉紡企業來看,9月份主動補庫動作明顯,但在10月23日庫存達到35天后開始減少,說明棉紡企業現在以消化棉花庫存為主,去庫存過程有可能會持續到明年春節后(去年就是如此),意味著棉花的采購放緩。同時棉紡企業的開工率從國慶節前的40%上升到11月初的60%,隨后再無法提升,反映出棉紡企業的開工率并未跟隨訂單火爆而上升,現在已經開始緩慢回落,這些因素都反映了棉花的需求已經開始季節性減弱。
基金在ICE棉花上面凈多單減倉 價格上漲有誘多嫌疑
基金在ICE棉花上面的凈頭寸與期貨價格走勢高度相關。5月12日,基金在ICE棉花上面頭寸開始轉為凈多,隨后不斷加倉,ICE棉花自56美分/磅開始上漲。10月27日,基金在棉花上的凈多單為7.4萬張,創出了疫情以來新高,但ICE棉花價格卻開始下跌,基金連續兩周減少多單,直至11月17日基金凈多頭寸才重新增加至6.9萬手,期貨價格卻再創新高,說明基金很可能采取邊拉升期貨價格邊減倉的策略。如果后期再出現凈多單減少跡象,那么ICE棉花見頂回落的概率較大。
目前ICE棉花上漲趨勢仍在,國內棉花自下探14000元/噸后恢復上漲,畢竟需求淡季來臨,自疫情以來漲幅累計較大,仍需要謹防前期高點15300元/噸難以有效突破的走勢。